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?提醒:60岁以后运动要注意好这五点
栏目:室内知识 发布时间:2024-03-05 21:45:40

  67岁的王大叔一直很注重养生之道,他坚信“饭后走一走,能活九十九”,于是每天吃完饭都会出门去小区花园散散步。最近,他每日都要坚持散步一万步以上才肯回家,认为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锻炼作用,对身体更有益。

  前不久,王大叔经常感到膝盖酸痛,散步没多久就开始疼痛难耐,不像以前走了很远还能很轻松。他按摩腿部时摸到了膝盖有明显肿胀,按压还会痛得厉害,直到去医院检查才得知,王大叔这是膝关节受损了。

  医生了解到王大叔平时的散步习惯后,推测很可能是散步时间过长,散步强度超出负荷,继而导致关节腔液积累过多,引发半月板撕裂。

  王大叔这下子陷入了困惑之中,经常散步对身体是好还是不好呢?以后是不是不能散步了?

  经常散步能为身体带来的益处多多。坚持走路可以促进饭后消化、控制血糖、调节血压、强壮骨骼,另外,还有多项研究表明走路对心血管健康有利,能够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。

  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,老年人每周步行大于4小时,比每周步行1小时的人群,心血管患病率减少69%,病死率下降73%。

  美国心脏协会旗下期刊《循环》曾有一项关于走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。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每天走路步数中间值分别将其分为1985步、4178步、6327步和10090步四组。

  与走路最少的第一组相比,走路最多的第四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43%。其中,在60岁以上的参与者中,与第一组相比,第二、第三和第四组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降低,分别降低20%,38%,9%。

  研究认为,在60岁的参与者中,走路越多,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越明显。但步数超过9000步后,风险则无明显下降。

  由此可见,60岁以上的老人,经常散步且走路步数在6000左右,能让身体更健康。

  虽然散步运动强度较低,但每天走路过度容易对膝关节、足底筋膜造成损伤。王大叔每天散步时间过长,导致半月板受到反复摩擦挤压,长期以往引发断裂疼痛的现象。

  对于运动,不同人有自己的看法,有些人认为“人和机器一样,经常运动才能不生锈”,也有人不认可这种观点,觉得“学会静养,余生更安详”。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对的呢?

  刊发在《运动与健康科学》(JSHS)杂志上的《26种人类疾病的运动干预指导方案》通过对26种疾病的运动干预证实,运动可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发挥积极作用。

  《新英格兰杂志(BMJ)》上刊登的一项权威研究,对涉及3万名平均年龄在63岁的受试者进行了综合分析,并持续关注他们接近6年的健康状况。

  研究发现,每天进行24分钟的中高强度锻炼,能让死亡风险下降一半。每天进行1小时的走路、做饭等轻度锻炼,能让死亡风险降低40%。只要动起来,不管运动强度大小,都可以降低死亡风险。

  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指出,修身养性并不矛盾,修身是指运动,包括锻炼血管、肌肉、心肺功能等;养性是指静养,更多在于生活心态。

  他建议,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还是要坚持运动。不能将运动和静养完全割裂,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能让身体健康更有获益。

  很多长寿的中医一致认为生活中需要动静集合,可以减少运动强度,但仍需留出锻炼时间。

  快速冲刺跑对于心肺功能和身体爆发力要求较高,对于大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,肌肉力量有所下降,身体机能可能无法支撑速度过快的运动,在没有锻炼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冲刺跑容易导致肌肉撕裂、摔倒受伤、关节受损等问题。

  仰卧起坐也是一项对于骨骼力量和肌肉力量有要求的运动,但由于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腰腹力量减退、手臂力量不足、颈椎腰椎不适等问题,进行仰卧起坐时容易引发肌肉拉伤或腰椎损伤等严重后果出现。

  快速转头容易引起颈部骨骼受伤,严重还会因此而引起骨骼错位症状出现,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。

  该运动需要有很强大的肌肉耐力,在自己身体承受范围外去进行运动,很容易导致身体损伤,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
  倒退走路会导致视野受限,不能通过双眼观察行进方向的路况,难以对潜在的危险作出提前判断和避让,尤其对反应力和平衡力存在退化的老年人来说,十分容易磕碰受伤。

  同时,倒着走,容易通过极度扭头去关注身后的路况,容易损伤颈椎,更可能会导致颈部血管受压而引起头部供血不足。

  运动锻炼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,但是需要选择合理的运动类型和运动方式,加上长时间的坚持,才能让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获益更多。

  [1]《该长寿该静养还是多锻炼?听听医生究竟怎么说!》.健康时报.2023-07-03

  [3]《5个常见问题!运医专家指导老年人科学运动》.北京大学第三医院.2023-08-21